貴陽市第十二中學成立于1958年,是貴陽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完全中學。學校位于貴陽市花溪大道北段255號,占地面積47畝。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時光文化”和“藝術文化”凸顯。
近日,學校由羿飛教育承建的翰墨派云書法教室通過驗收,成為學校書法特色課程教育中的重要一環。
學校書法教育是傳承傳統文化的有力抓手
近年來,傳統文化安全問題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保護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注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中國書法無疑是中華民族創造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一,中國書法的傳承是傳統文化保護命題下的一個重要課題。
與社會書法教育相比,學校書法教育受眾面廣,再加上書法與漢字書寫形影不離的關系,學校書法教育與其他傳統文化教育相比又有著可操作性強的先天優勢。因此,在各級各類學校中推行書法教育,是繼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增強中華民族自豪感的有力抓手。
因此,教育部近年來發布了一系列的文件,推廣中小學乃至幼兒園的書法教育進課堂。配合中小學書法教育的開展,羿飛教育以解決現實中書法教學痛點,滿足書法課堂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陸續推出了翰墨派云書法教學系列產品。
科技詮釋傳統,書法深植課堂
在羿飛翰墨派云書法教室中,一排排仿古桌椅將時間帶回到遙遠的古代學堂,桌面上一個個“金屬匣子”則彰顯著現代科技發展。在科技與傳統的碰撞融合中,將書法教育深植于課堂之中。
翰墨派云書法教室,重點解決了大班書法教學“教與學、練與評”的過程中“面對面”的問題。利用翰墨派云書法教學系統,老師在講臺上就能夠看到全班同學的書寫過程,不會漏掉每一個細節,并能隨時調取任意一個典型,投射到大屏以及學生桌面屏進行點評講解、示范比對;學生在自己的桌面就能夠清晰的看到老師的點評和示范,并可以使用桌面系統自主學習老師下發的課件、使用數字字帖進行臨摹練習、提交作業。
翰墨派云書法教學系統提供書法教學所需要的全部碑帖、字庫、課件等教學資源,并提供功能豐富的筆畫、單字、章法教學工具,以及從字帖編輯器到桌面臨摹屏學生書法儀、教學互動控制系統、點評及示范用教師書法教學儀等一系列軟硬件環境。
桌面上的“金屬匣子”即數字臨摹學習臺,是翰墨派云書法教室的核心所在,畫面成像尺寸在15至40寸,可根據臨摹畫面尺寸自由調節。不挑紙,可選用市面上任意宣紙、毛邊紙以及水寫布等,不影響臨摹效果,并支持鋪設普通毛氈,使練習書法更有筆感,享受更為出色的臨摹體驗。
翰墨派云書法教學系統提供了獨到的分組教學功能。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獨立分成多個學習小組,以適應不同學習程度的同學的學習需求。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學形式最優化”理論認為,個別指導、分組學習和集體講授的最佳結合是教學形式的最優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學習經驗,以增加書法學習的效率,提高學習興趣。
詩以言志,文以載道,漢字留存至今,極具文化底蘊及藝術審美,書法這門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羿飛翰墨派云書法教室,以課堂為主陣地,讓學生感受到漢字和書法的魅力,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在思想深處厚植優秀傳統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