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學校:大連市華西小學
試用年級:六年級
試用科目:語文
華西小學創建于1995年,是全國教育信息化均衡發展實驗學校,是大連市首批信息技術實驗點校。本著“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智慧教育的受益者”的辦學理念,學校提出并制訂了“建智慧校園,走特色興校之路
”的發展構想,全面推進了智慧校園的建設。近兩年來,學校信息化建設成績斐然。學校兩次榮獲中央電教館、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頒發的優秀組織獎,《遼寧教育》《新商報》等也對學校信息化工作作了詳細的報道。
今年4月,在山東臨沂舉辦的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上,大連教育局第一次接觸到了吉星的無線視頻展臺,他們認為這款產品小巧便攜,演示效果高清,無線易互動,非常適合現代教學使用,于是吉星展臺五月便落地大連市最重點的華西小學。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吉星無線視頻展臺悄悄為華西小學的課堂帶來了許多變化和驚喜。
1. 吉星展臺在實物展示及對比教學的應用
老師將吉星展臺與電子白板和投影儀相連接,無論教材、實物還是動態操作,都可以通過展臺展示到大屏幕上。
語文課上吉星展臺的應用有很多,比如修改病句,學生們再也不用走到黑板前修改,把展臺移動到學生座位上就可以進行操作,全班同學通過大屏幕可以清晰看到整個過程。老師說許多以往因為害羞不敢上臺的同學都開始積極要求課堂上展示,大家的精力和注意力完全聚焦于展臺的操作上,課堂上師生的互動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2. 吉星展臺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
華西小學一直走在全國現代教學的前沿,老師推崇科學的“翻轉課堂”和“小組探討學習”的教學理念。
在上新課前,老師將要講授的主要內容制作成短小的視頻,配以動畫、音樂、等學生喜聞樂見、富有興趣素材,這就是微課。自從有了吉星展臺,老師就多了個微課好助手,小個頭往背包里一放,就可以輕松帶回家進行操作,迅速采集各種實物圖像、錄制老師的各種操作、錄制屏幕,輕松獲取各種素材。老師通常布置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課,這樣學生就可能提前自學知識內容,并發現問題,帶著疑惑回到課堂,學習效果自然倍增。
在課堂上,老師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討和學習。四五個人組成的學習小組,小小展臺往課桌中央一放,就可以輕松地展示學生們的作品或小組探討的成果。
例如這節語文課,學習的課文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老師要求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學習,劃分課文段落結構、了解文章大意、提取中心思想,學生們探討之后推選出一位代表,通過展臺將小組成果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同時進行講解,老師和其他小組同學都可以對此進行提問。
課前微課;課中小組探討學習,學生自主講課;課后通過教學視頻共享,回放復習--通過這一系列的創新環節,課堂變得越來越有意思,學生空前地活躍起來,“翻轉”成為主導課堂的主體。愛因斯坦說:“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么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一旦被激發,理想的教學效果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將不再遙遠!
在這日復一日教育改革和進步中,吉星展臺能夠盡一份綿綿之力,扮演老師的好助手,學生學習的好伙伴,并且能夠得到老師學生們的認可,這便是對吉星人不懈奮斗的最大安慰,同時更堅定了吉星在以產品推動教育發展這條正確道路上繼續前行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