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在從化羅洞工匠小鎮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傳授課。
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三個處于不同區域的地方同上一節課,陶瓷企業的員工、廣東工貿學院的學生與非遺文化傳承人實現了一場“0距離”的接觸。
從化羅洞工匠小鎮
從化羅洞工匠小鎮以弘揚魯班“工匠精神”為引領,挖掘廣東省乃至全國的民間工匠產業資源,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的名工匠、手工藝產業聚集地,許多非遺文化傳承人也會來到小鎮上傳授傳統技藝,吸引了不少對此感興趣的游客前往小鎮學習。
但在疫情、長途等因素的影響下,一些對傳統技藝感興趣的人無法親臨小鎮學習技藝。這不僅加大了傳統技藝往外傳播的難度,還加大了往下傳承的難度。
而在本次活動中,借助吉星強交互專遞實訓室系統,距離不再是問題。即使處于不同的區域,也能夠實現“0距離”的互動。
技藝細節同步呈現
在小鎮中,非遺技藝傳承人展開了傳統技藝的教學。在陶瓷坯體上,教師耐心地勾勒著細節,不同的顏色被一點點涂抹到陶瓷上,展現出了藝術的美麗。
畫筆涂抹的力度、位置都對陶瓷最后的成形起到了相當關鍵的影響。
傳統授課中,這些細節很難清晰地呈現在全體學生面前,F在,結合5G無線傳輸和無線終端,這些細節都能實時同步展現在大屏上。
非遺技藝操作實時傳輸
遠程互動細節溝通
在上課過程,教師調取學生對陶瓷的上色過程,通過設備,教師能夠看到學生的細微操作,及時作出指導和修正,幫助學生更好掌握傳統技藝。而學生也可以及時提問,解決在技藝學習中的疑問。
吉星強交互專遞實訓室系統增強了師生的有效互動,讓遠程學生沉浸在課堂中。
從化羅洞工匠小鎮與廣東工貿學院實現遠程桌面細節互動
遠程教學帶寬要求低
在遠程教學中,帶寬是影響最大的因素,它影響著教學內容的呈現。
在本次活動中,分課堂除了聯動了廣東工貿以外,還與陶瓷企業展開了互聯。
在網絡條件有效的生產車間,吉星強交互專遞實訓室系統使用移動帶寬仍然能夠流暢傳輸三個區域的畫面。
三地畫面同步呈現,推進校企深度合作
發展已久的非遺文化是瑰寶,保護好非遺文化,讓文化得到弘揚和發展就是保護中華文化的根。吉星結合創新技術革新教學體驗,在非遺文化的傳承中也能夠發揮作用,為院校學生與非遺文化之間架起橋梁。
在未來,吉星強交互專遞課堂將加入到更多非遺文化技藝的教學中,讓更多的非遺文化得到進一步的傳承與發展,保護非遺“技”憶。
注:本文為企業發布的推廣文案,不代表本站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