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校 | 內蒙古師范大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學校,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學校的投入,實施重點建設項目工程,加快校園環境改造,為培養基礎教育、民族教育師資和蒙漢兼通少數民族復合型人才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
學校概況
內蒙古師范大學創建于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學校,自治區重點大學,是具有鮮明教師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綜合性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是自治區培養基礎教育、民族教育師資和蒙漢兼通少數民族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區中學教師培養中心、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基礎教育與民族教育改革發展研究中心。學校也是國家及自治區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培訓基地、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自治區民族雕塑研究中心、專業藝術創作基地、人文社科普及基地,是自治區各類體育專業人才和全國八省區蒙古族體育人才、中國北方民族音樂人才、自治區美術、藝術設計教育人才培養基地,被社會譽為“民族教育的搖籃”。
建校68年來,學校形成了“求真務實,育人至上,學術創新,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強化了“雙學位教師教育和蒙漢兼通人才培養”的辦學特色,秉承“獻身、求實、團結、奮進”的校訓,堅持開放辦學。
書寫人生教育夢
為進一步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切實增強校園文化底蘊,彰顯學校師范特色,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搭建學院學生之間書法藝術學習交流展示平臺,內蒙古師范大學很早就成立了學生書法藝術教育中心。
學校多次組織學生舉辦書法大賽作品展。書法大賽不僅為學校書法愛好者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平臺,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同時培養了學生對書法藝術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傳統書法的傳播和滲透,更好的弘揚和繼承了中國的傳統書法藝術。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改革與學校發展的第一資源,全面提高教師隊伍質量、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從而促進教師生命成長,是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書寫技能是教師的一項重要職業技能,一直頗受重視,在當今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尤顯必要和重要。隨著教育與技術的融合發展,學校之間已然不滿足于基礎信息化設備,開始比拼技術與課堂的深度融合。內蒙古師范大學作為民族教育的中堅力量,對師資類人才技能培養尤為重視。
助力教師專業發展
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2020年10月15日,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首先引進華文眾合智慧書法教室。
華文眾合針對傳統書法授課模式的局限性,研發了多維互動系統,大大提升了書法教學的效率。
多維互動系統
多角度示范,方便學生掌握更多書寫細節
實時查看學生書寫,及時反饋,及時糾錯
針對性點評,因材施教,共同提升
作業電子歸檔,溫故知新,在復盤中進步
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
2020年11月6日,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引進第二間智慧書法教室。華文眾合智慧書法教室,以傳統為基、以教育為本,推出六步臨摹法以及書法集創系統。囊括歷代碑帖字庫、名家視頻資源庫,為學生提供學習書法的豐富資源。
書寫技能不僅僅是師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培養的一項能力。學書法的人數逐年激增,名校書法專業逐年擴大招生,書法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這也是華文眾合做書法的初心——破解書法教學難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注:本文為企業發布的推廣文案,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