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重慶市渝北區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中心主辦,渝北區雙湖小學承辦的智慧課堂及遠程互動教學創新研討活動在雙湖小學舉辦。來自全區學校80多個學校校長及信息技術負責人100多人參會。重慶市信息技術與裝備中心教研培訓部主任李立新、重慶市渝北區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中心主任肖裕奇、渝北區進修學院教研專家何小兵、渝北區雙湖小學校長吳成元等領導出席了會議。重慶市渝北區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中心主任肖裕奇在會上做了講話,對區域信息化技術水平及發展情況做了詳細介紹,并對區域未來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構想藍圖。
渝北區作為重慶市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區,積極推進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近幾年來在全區30余所中小學部署了中慶精品錄播。此次研討活動示范課分為兩部分:一是應用中慶智課分析現場教學的師生行為,展示教育大數據支持下同課異構的課堂教研;二是進行遠程互動課堂教學示范,展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教學方式。參會教師則在多媒體廳通過直播方式進行課堂觀摩學習。
會議伊始,雙湖小學佘玉紅老師和洛磧小學楊余老師分別帶領各自班級的學生們進行二年級語文課《小毛蟲》的課堂教學,中慶智課對兩位老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們的學習行為進行實時分析并生成課堂分析報告。課堂結束后由中慶講師根據課堂分析報告進行數據解讀與分析,并講解如何在精準教研、教師成長和學生發展方面應用數據。
期間,渝北區教研專家何小兵以智課報告為基礎,對同課異構課堂設計進行議課,從兩位教師的課堂設計、學生互動、板書內容等方面進行現場點評;并通過現場互動、問題解答等形式,與各位教師進行了思維的碰撞與交流,充分展現了數據支持下智慧課堂的魅力。
在遠程互動研討環節中,城市學校雙湖小學和鎮中心校洛磧小學借助中慶互動課堂,兩地同上一節課,主講端老師結合兩個班級的學習情況用故事、圖片講解課文,聽講端老師作為助教老師對現場學生進行引導。
互動環節后,重慶市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中心教研培訓中心主任李立新從技術層面對互動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應用提出了建議和指導。
教研專家何小兵點評互動課堂時提到,未來互動教學設計中,單個教學任務也可以由聽講端來主要完成,讓互動教學的兩端學生都能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狀態。
活動期間,中慶還提供了直播技術支持,對研討會進行全程直播。截止目前,研討會的線上觀看人數已突破2100余人!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等文件明確提出,未來的教育應該做到決策支持科學化、管理過程精細化、教學分析即時化。近兩年,渝北區大力投入信息化建設,部署中慶智課精品錄播教室,構建了區域網絡中心,應用教育大數據開展精準教研,幫助職初教師實現專業化成長,為孩子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向。利用互動教學讓偏遠地區的學生與城市內學生同上一堂課,促進區域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
此次研討活動展現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與教育的結合形態。未來幾年渝北區將全面構建從校級到區級的教育大數據平臺,形成有科學數據支持的良好教育生態環境。中慶作為教育信息化企業,也將在后續工作中積極協助渝北區的教育建設,為重慶地區的教育發展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