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和平區立新規為校長教師“減負”
http://m.wandqa.cn2019年02月28日 09:52教育裝備網
“今后,學校黨政‘一把手’參加教育局組織會議的次數要減少,每周不要超過一次,緊急重大的事情除外”“周二、周五,要成為學校副職以上領導干部的無會日”……近日,在天津市和平區教育系統領導干部大會上,上任不滿一個月的該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明建平為校長、教師“減負”立了新規。
會議做“減法”,實干做“加法”。記者發現,本次會議的形式也令人耳目一新。僅一上午,報告廳電子屏的會議主題又滾動了兩次,實際上先后召開了區教育系統廉政教育警示大會、新學期領導干部大會和安全工作會議。很多校長會后表示:“本來要開3次的會,通過三會合一,讓我們少跑了兩趟。”
為什么今年和平區教育系統的大會要如此安排?會后記者進行了采訪。在明建平看來,要真正減輕教師的負擔,其前置條件是必須減輕學校和校長的負擔:“布置給校長的任務和各種檢查,最終還是要落在教師身上。也就是說,教師負擔的根子問題,不在教師本身,而在我們管理者。”
如何減輕學校和校長的負擔?明建平認為,就是要建立新型政校關系,教育必須走現代治理的路徑。“現代教育治理,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責權明晰。而責權明晰不僅需要教育部門行使應有的權利,還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把政策真正落實到位,把該監管的事監管起來,把該評價的工作進行科學評價。”
明建平從事教育工作30余年,有著豐富的教育管理經歷,對領導干部審批簽字深有感觸。他在會上明確表示:“今年我要減少簽字的次數,該閱批的閱批,該會批的會批,該誰批的誰批。”
他介紹說,像此次會議的形式和內容,也是局黨委會通過的。“召開這3個會,我在上任后第一次黨委會就動議了,是否要開3個會?是否一并召開?都要研究可行性。包括出席人的覆蓋面、會議安排、主要報告內容,都要認真研究。甚至在會上講的主要內容,直至開會前一天都是在黨委會上作了匯報的。”明建平說。
今年大年初八,還沒開學,和平區教育局黨政班子就到和平區耀華小學調研,新學期開學以來,該區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分成7個組深入46所基層學校進行專項調研,共梳理了76個問題,同時要求在一周內將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案全部反饋給學校。
明建平表示:“未來,和平區要充分發揮區教師進修學校、區教育研究與服務中心在全系統的職能,要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他進一步解釋:“校長、教師要用更多的精力研究教育教學。我們要摒棄過程中的痕跡主義,能到現場了解情況的,盡量到現場去。到教室去,就是到現場去;到學生中去,就是到現場去;和家長接觸,也是到現場去。”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