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豐縣:搭建網格平臺 借力互聯網+創新推進學校安全工作
http://m.wandqa.cn2019年03月01日 10:58教育裝備網
核心提示:信豐縣自2016年推行校園安全網格化監管機制以來,共劃分責任網格3552個,網絡劃分率達到100%,全縣92%以上的教職員工直接參與校園安全網格監管工作。
“看到學校實行網格化管理之后,我們當家長的特別高興,學生在學校處處有人監管,大大降低了出事的概率,真心希望今后能編制一張由學校、社會、家庭組成的更大的安全網來保障學生們的安全。”信豐三小學生孫子然的家長唐大艷說。
借助互聯網+,推進校園安全網格化監管,既是學校安全管理體系的機制創新,也是一個地區安全生產監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信豐縣自2016年推行校園安全網格化監管機制以來,共劃分責任網格3552個,網絡劃分率達到100%,全縣92%以上的教職員工直接參與校園安全網格監管工作。
搭建網格平臺,實現從“粗放”到“精細”的升華
校園安全無小事,監管責任大于天。信豐縣第四小學招生片區內的大多數孩子,上學必須至少橫穿一條主干道,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學校將該隱患重點定位,專門研討解決方案,讓該校往同一方向的學生結成互助小組,家長輪流接送,并由家住該方向的學校中層以上干部負責溝通協調,打破了職責束縛,既方便了家長,又保證了安全。這僅是該縣實施學校安全精細管理的一個縮影。信豐縣制定實施方案,在全縣范圍內將教育局、學校、校內責任區劃分為三級網格,按照“屬地管理、分級管理”的原則,明確各級分工、權限范圍及崗位職責,做到監管時段全程無縫對接,管理區域不留死角盲區,崗位設置相互補充支持,三級網格信息溝通順暢。整個監管體系實現了立體化、多角度、全覆蓋,形成了以校園安全信息收集機制、協調處理機制、督查反饋機制、工作考核機制和責任倒查機制為主體的動態管理網絡,使廣大師生,真正成為了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屏障”。
同時,各鄉鎮、各級各類學校,結合自身特點,編制本單位監管方案,明確職責分工,監管網格細化到每一個時間段、每一個空間點,做到責任到崗、責任到人,確保學校各領域安全工作,都有章可循,違章必糾,不留盲點,不出漏洞。
落實一崗雙責,推動從“單一”到“全員”的轉變
走進信豐縣第九中學,映入眼簾的便是八塊展牌,據該校校長王美英介紹,這是該校網格化管理示意圖。從示意圖上看。該校將校園安全網格分為四級,校長為一級,副校長為二級,主任們為三級,老師們為四級,每個人都有責任田,每個人都是安全員。該校的另一項特色是將防震疏散與課間操相結合,讓同學們在實踐中增強安全意識。“以前,同學們從樓上到操場,需要花費六分鐘時間,現在只需要三分半鐘,大大提高了應急避險的能力。”王美英說。
該縣將校園安全網格共劃分為四級,第一級為縣教育局,第二級為鄉鎮、縣直學校,第三級為基層學校、幼兒園(含民辦單位),第四級為學校、幼兒園安全崗位責任區。
在第一級網格內,以“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為原則,明確教育局股室(站)的安全監管職責,合理界定各股室(站)的權力、責任范圍。在第二級網格內,明確鄉鎮校長是安全監管第一責任人,對轄區內的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幼兒園負監管責任。在第三、四級網格內,基層學校校長是第一監管責任人,同時將學校劃分為若干個責任區,每個責任區都明確監管責任人,實現每個教師親身參與安全工作、每個崗位都有安全監管職責,極大調動了安全監管的責任心和積極性,避免了安全監管的盲區和漏洞。
在推行網格化的同時,該縣教育局還實行了局長包鄉、包校制度,統一將全縣各鄉鎮學校、城區學校按照地域相鄰、職責相近的原則,劃分成若干個責任區。由教育局科級干部牽頭,相關股室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組成包鄉小組,負責分包鄉鎮學校、幼兒園的一攬子工作,與校園安全網格化工作互為補充,實現點線面相結合之下,校園安全網格化監管體系更加健全、富有實效。
借力互聯網+,取得從“紙媒”到“網絡”的突破
在信豐縣第四中學,手機版隱患上報軟件,對一些年齡較大的排查人員,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將隱患照片傳送到隱患平臺上去,就像手機發送短信一樣簡單、方便,讓隱患信息真實的反饋到系統平臺上。”該校老師說,這樣學生的安全又加了一重保障。
網格化監管體系的最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發生率。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校園安全監管工作迎來了騰飛的契機。“信豐教育云平臺”,一個借助于互聯網的app軟件,衍生于“學校安全隱患網格化管理系統”,為校園安全管理、隱患處置的網絡實時報送提供了平臺。
信豐縣搶抓機遇,迅速在全縣教育系統全面推開,現在已經實現學校安全管理、隱患處置過程的網上記錄、網上報送、網上監督整改和網上銷號,基層設施、校舍、三防、消防、交通、食品衛生、校園及周邊治安、易燃易爆及危險化學物品、學生宿舍等重點部位及其他安全隱患等,包括校園安全的方方面面,全部通過教育云平臺系統及時上報,實現了校園安全監管工作快速化、精細化、全面化。該縣還充分借助“企業安全生產自助管理系統”,同時報送安全隱患,實現了“雙線報送”。
目前,“學校安全隱患網格化管理系統”,分為電腦網頁版和手機終端版。按照學校安全監管網格化分工,人人都是排查員,人人都是整改人,每個監管崗位、每名責任教師各負其責,齊抓共管。2016年以來,全縣學校共排查出安全隱患1917起,整改完成1848起,正在整改69起,為全力打造安全、智能、高效、文明的新型校園安全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