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靈彩虹”搭起愛的橋梁
http://m.wandqa.cn2019年03月18日 09:42教育裝備網
核心提示:近日,在南京市江北新區綜合災難體驗教育中心,教師姚遠正在教孩子們如何利用緩降器進行高層逃生。當天共有來自當地林東社區的28個孩子參加了“高樓火海練逃生”“電梯驚魂記”“模擬觸電”等10多個安全體驗項目。
“將安全繩套在腋下,鎖扣在胸前鎖死,跨上窗臺之后將身體轉過來,像身后有一個凳子一樣往下坐,最后身體往后傾,離開窗臺,這樣你就能安全落地了。”近日,在南京市江北新區綜合災難體驗教育中心,教師姚遠正在教孩子們如何利用緩降器進行高層逃生。當天共有來自當地林東社區的28個孩子參加了“高樓火海練逃生”“電梯驚魂記”“模擬觸電”等10多個安全體驗項目。
對于林東社區的孩子們來說,這樣的活動隔周星期六就會有一次。給他們上課的是江北新區“心靈彩虹”志愿服務站的志愿者們,這其中,來自南京市二十九中學天潤城分校的教師是志愿者的主體。“我已經參加20多次活動了,從前期策劃、聯系車輛、社區、場館,再到備課、上課……現在,我能叫出現場每一個孩子的名字。”姚遠說。
江北新區“心靈彩虹”志愿服務站成立于2009年,最初是在當地教育局和婦聯指導下成立的一個教師志愿者聯盟。它的宗旨是通過多種形式,為當地留守和流動兒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心靈彩虹的意思,就是為孩子們與周圍世界搭建愛的橋梁。”服務站負責人、二十九中學天潤城分校副校長朱梅說。
石村社區是“心靈彩虹”服務站最先聯絡的一個社區,也是當地勞務輸出人口最多的社區。時至今日,朱梅依舊記得調研的情景:“我對社區的工作人員說,想幫扶留守兒童,他們茫然地看著我,說這里基本都是留守兒童,不知道你們想幫扶幾個?這一問,我們都沉默了,我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會很有意義。”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梅和同伴們的幫扶內容不斷完善與成熟。除了教師,他們還積極發動家長及社會力量,吸引更多的愛心人士參與進來。志愿者人數也由最初的30人增加到目前的158人。“比如涉及普法教育,我們就會邀請做律師的家長來參加,一些大學教授和大學生也加入了我們的隊伍。”朱梅說。
對孩子們的幫助,也由最初較為單一的心理輔導,發展到提供生活照顧、精神慰藉、應急幫助、學業輔導、安全自護等。端午節包粽子、六一節慶祝活動、父親節與父親面對面、暑期夏令營、過年寫春聯、貼福字……每逢節假日,各種形式的活動更是將孩子們的假期裝扮得五彩斑斕。
已經上初一的留守兒童樂樂(化名),因為父母常年不在身邊,養成了一身壞習慣。不講衛生、臟話滿天飛、喜歡打架,所有的同學都不愿和他玩兒。經過這幾年的幫扶,志愿者們驚喜地發現,孩子衣服干凈了,不隨地吐痰了,跟老師講話時也變得有禮貌了。初三學生小紅(化名),自五六歲起便與朱梅熟識。因為一些家庭變故,原本開朗的她變得漸漸沉默、內向,在志愿者們的幫助下,又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如今正全力以赴準備中考……
10年來,在“心靈彩虹”服務站的努力下,4000余名學生得到了特別的愛護與幫助,他們的人生也因此多了一份溫暖,發生了一些變化。在當地許多孩子眼里,服務站提供的項目,已經成了自己的“必修課”。“村里沒有那么多興趣班,所以我們很期待每一次活動,班里鄰村的同學都想來參加呢!”家住林東社區的學生童如康告訴記者。
為了鼓勵教師們積極參與這項活動,二十九中學天潤城分校從2017年開始在全校范圍內啟動優秀志愿者評選和表彰活動。朱梅表示,接下來,他們希望能夠將幫扶范圍拓寬至外來務工人員本身,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并開展家庭教育輔導。“畢竟家庭的氛圍,對孩子成長是最關鍵的。”朱梅說。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