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十項措施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設水平
http://m.wandqa.cn2019年04月02日 10:38教育裝備網
近日,市教育局印發《2019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明確2019年寶雞教育信息化工作以優化環境、互聯共享、融合發展、服務保障、安全防范為重點,通過優化升級基礎教育信息化環境、規模化深度應用寶雞教育云平臺、開展數字校園規范升級行動等十項具體措施,著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設水平。
一是優化升級基礎教育信息化環境。深化“三通兩平臺”建設和應用,實現網絡教學環境全覆蓋,力爭實現中小學互聯網寬帶接入達到100M以上,多媒體教室占普通教室比例達到90%以上,普通教室全部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學校比例達到90%以上。
二是規模化深度應用寶雞教育云平臺。推進網絡教研、網絡學習空間等系統規模化應用,實現“一人一空間,人人用空間”。加快構建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寶雞教育云平臺與各級教育資源平臺的互聯共享。探索建設寶雞教育大數據中心,深度挖掘教育數據在學區規劃、大班額治理、教育扶貧等方面的支撐作用。
三是開展數字校園規范升級行動。研究制定《寶雞市智慧校園建設指標體系(試行)》,啟動基于云計算和大數據環境下,覆蓋教學、教研、學習、評價、安全管理一體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園”試點工作。
四是持續推動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開展“智慧課堂”試點示范,大力推進翻轉課堂、微課、在線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鼓勵中小學校開展基于移動終端的學習、應用、評價等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實踐。探索開展“創客教育”和STEAM教育,運用智能機器人等新興技術支持學生開展探究性、體驗式學習活動,培養中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信息素養。
五是實施中小學校網絡牽手計劃。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作用,深化城鄉教育聯盟結對幫扶活動。推動全市中小學錄播教室的互聯互通,深入推進“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課堂”“寶雞名師公益課堂”建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加大網絡扶智力度,提升網絡扶貧水平。
六是推動教育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化教育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鼓勵有條件的縣區和學校基于互聯網、自助終端、移動終端等政務(校務)服務入口,聚焦新生入學、招生考試、學生資助、教育繳費等民生熱點,實現“一站式”便民服務。
七是提升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開展新一輪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全面提高教育管理人員和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
八是平穩實施初中信息技術學業考試。抓好初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環境完善和培訓工作,加強學生適應性考試訓練,加強考務管理、考試安全管理和考務服務保障。
九是加快發展職業教育信息化。落實《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推動實現職業學校數字校園全覆蓋,加快職業學校仿真實訓基地、網絡教室、遠程教育培訓中心、多媒體應用中心等數字化設施建設,以信息技術支撐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十是提高網絡安全防范能力。落實《網絡安全法》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全面實施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加強教育行業數據安全管理和開放共享,強化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技術防護,增強應急處置能力,有效防范和抵御網絡安全風險。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