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市開展課后托管服務 打造素質教育第二課堂
http://m.wandqa.cn2019年05月23日 13:57教育裝備網
2014年起,濰坊市探索開展學生放學后延時服務,作為在更寬領域發展素質教育的新陣地,與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緊密結合,統籌謀劃,穩步推進,取得積極成效。目前,濰坊市小學已實現全覆蓋,正向有需求的初中延伸。
一、加強頂層設計,注重素質教育。實施之初,確定“二三四”原則:即“雙目標統領”,以解決學生課后托管難題和有利于發展素質教育為目標;“三保障到位”,家庭有需求的全保障、學生安全能保障、服務質量有保障;“四滿意達標”,努力讓學生滿意、家長滿意、教師滿意、社會滿意。據此制定實施《延時看管服務工作參考標準》,設立三級指標體系、15項服務標準,突出素質教育導向,保障方向正確、健康實施。
二、堅持課程統領,注重因地制宜。堅持活動、實踐、勞動育人,突出課程理念,挖掘資源優勢。堅持“一縣一方案”,縣市區均出臺工作方案,鼓勵學校量身打造服務課程。奎文區等推出“課外活動+”升級服務模式,將綜合實踐活動、興趣小組進行升級,與“2+1”體育藝術技能特長培養等相結合;寒亭區結合特色文化資源,設計開發風箏、年畫、草編等260多門特色課程,向學校推廣、供學生“點餐”。堅持“一校一品牌”,學校通過自主研發、購買服務等方式,打造豐富多樣、可供選擇的課程,創建“個性定制”品牌,打造以京劇、校內種養殖、武術、書畫、辯論等深受學生喜愛的課程。堅持“兩級部門聯動”,在縣域、學校開發課程的基礎上,文化、體育、公安、科協、團委、工會、婦聯等部門,每年聯合向學校提供公益性服務活動200場次以上。
三、完善保障政策,注重長效機制。強化推進保障,2015年-2019年,分別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作為市委重點改革項目、列入市政府32件民生實事,在市委、市政府層面予以調度、推進。強化投入保障,自2014年起,市縣兩級財政均從彩票公益金中安排相應專項經費;2019年起,濰坊市統一按照每班每年4000元標準,建立剛性保障機制,支持放學后延時服務。強化師資保障,在濰坊全市2.86萬名教師參與的基礎上,吸引退休教師、“五老”志愿者、非遺傳人、家長義工等近7000人參與服務,保障特色課程開發和實施。強化設施保障,發揮學校服務主陣地作用,鼓勵社區、青少年宮、校外活動中心、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等公益場所參與;全市投入3700余萬元配備籃球、足球、3D打印機、鋼琴等設備,新增各類功能教室4930個,滿足活動課程建設需求。
濰坊市積極開展放學后延時服務,換來學生開心、家長放心,把“操心事”變成了“暖心事”。2018年,在全省經濟社會綜合考核中,群眾滿意度超過93%。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