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課堂”讓城鄉教育零時差
http://m.wandqa.cn2019年06月03日 13:50教育裝備網
山區學校教師少、教研氣氛不濃,如何讓青年教師成長起來,浙江省永康市柏巖小學校長胡平飛對此一直比較頭疼。不過最近,在和永康市實驗學校開展“同步課堂”后,胡平飛似乎找到了答案。
“同步課堂”是個啥樣,記者來到永康市實驗學校一探究竟。在一個能容納40人左右的錄播教室里,有一個碩大的LED屏和兩塊電子白板。安置在教室內的攝像頭和錄音器,可以像網絡直播一樣傳送現場信息。
該校副校長倪靜川介紹,每周學校的學科教研組會在這里備課,同一時間,柏巖小學的錄播教室也有教師在場。整個備課過程和教師的電子教案都會顯示在屏幕上,雙方可以實時交流,并且在電子教案上批注、反饋。“如果對方教師來不了現場,還能通過手機端觀看,十分方便。”
到了課堂教學時,兩校的學生分別來到錄播教室,雙方教師就像平日那樣完成授課。唯一不同的是,“同步課堂”能夠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一名教師同時為城鄉的兩個班授課,對方的教師現場維護教學秩序即可。有意思的是,實驗學校利用新技術創設了虛擬班級,將對方學校學生全部納入統一管理體系,對學生的課堂行為、作業行為等進行評價,自動記錄生成考核。整個過程,有興趣聽課的教師掃描二維碼后,可以在手機端進行同步評價。最后通過大數據分析,將結果反饋給授課教師。
記者了解到,兩所學校相距一小時車程,傳統的教學交流來去不便,“同步課堂”正好彌補了這一時差。而這一變化正在永康市全面開花,目前該市城鄉學校結對全覆蓋,“同步課堂”納入對學校的教學考核。
“新技術不是用來作秀的,要真心實意地為農村學校解決困難,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永康市教育局局長謝滔說,為了讓農村孩子聽到名師的課,永康要求相關學校更多地推薦優質課獲獎教師、教壇新秀、名師為授課教師。此外,考慮到農村學生的學習基礎,教師們會專門備課,并且在課堂上多給他們發言的機會。
現在胡平飛感受到了“同步課堂”帶來的變化:教師有教學難題可以在線尋求幫助,授課中的細節問題可以及時得到名師的指點。除此之外,市實驗學校的名師工作室、讀書會等活動都能在網上共享。“現在青年教師不怕沒東西學,而是擔心學不過來了。”
除了本地學校,永康市的“同步課堂”還在向省外的四川、新疆延伸。今年5月,該市分別與四川理縣、新疆溫宿順利完成遠程同步互動課堂,這是永康市教育局繼在城鄉多所學校開展結對精準幫扶工作之后對口援川、援疆工作進行的探索實踐,是持續深入推進東西協作的又一創新舉措。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