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出安全陪出幸福感——甘肅秦安為學生舌尖上的安全上一道“安全鎖”
http://m.wandqa.cn2019年06月18日 15:29教育裝備網
“校長,我們還想要一盤菜。”“好的,稍等,我來給你們加。”早餐時間,甘肅省秦安縣西川鎮中心小學校長張美鈞在食堂一邊陪學生進餐,一邊忙著分餐加菜,這個時間段他格外忙碌,但和孩子們在一起用餐打心眼里高興。
這是秦安縣實行校長陪餐制的一個縮影。自2012年開始,該縣大部分食堂供餐學校就開始了校長陪餐制,校長們親自把好食品采購、后廚操作、學生用餐等各個關口,及時收集意見,反饋改進。該縣教育局副局長呂東林說,“陪餐制為學生舌尖上的安全又上了一道‘安全鎖’。”
據了解,秦安縣實施營養改善計劃項目的學校258所,惠及學生3.05萬人,其中食堂供餐學校44所,食堂供餐學生接近享受營養改善計劃學生總數的60%。
“陪餐時間長了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有助于督促食堂在飯菜的‘質’和‘量’上不斷改進。”張美鈞說,“我還發現有的學生吃飯挑食,有的餐前不洗手,我們在餐廳和每一層教學樓的水房購買了毛巾和洗手液,督促孩子餐前洗手,進餐保持安靜,開展‘光盤’行動,舉行‘文明就餐’主題班會,通過抓一些細節,培養學生的現代文明生活習慣,真正起到了強身健體、文明育人的作用。”
王灣學校是一所九年制農村學校,該校2014年辦起了學生食堂。“我一直分管食堂,在陪餐過程中和學生交流,哪個孩子叫啥名字在哪個班喜歡吃哪個菜都熟悉了,通過分析學生的飲食愛好及時調整菜品,變換口味,比如孩子們普遍喜歡吃土豆,我們就能用土豆做出五道菜。”副校長雒君林說。
在西川鎮學區校長岳海斌看來,農村學校校長陪餐不僅能培養校長和學生之間的感情,而且可以發現和解決就餐以外的好多問題,“去年在中心小學門口發現一位老太太送孫子到校后一直在校門口不回去,通過陪孩子進餐,了解到該生家里有變故,和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家離學校兩公里,奶奶腿疼走不動,等孩子放學后一起回,于是協調中心小學中午給孩子免費提供午餐,在學習上也給予幫助”。
據了解,該縣辦起食堂的學校還建立起由學生、家長、教師等代表組成的食品委員會,委員會成員隨時檢查學校食品的采購和操作烹飪,查看校領導和教師的陪餐記錄,監督就餐衛生,還負責評議飯菜質量。
“下一步,縣上要繼續實施‘明廚亮灶’提升工程,把寄宿制學校建設和食堂供餐有機結合起來,豐富食堂供餐模式的內涵,打造具有秦安特色的學校飲食文化,確保學生在校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開心、吃得放心。”秦安縣教育局局長宋侃表示。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