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互聯網+教育為農村教育發展帶去新希望
http://m.wandqa.cn2019年06月28日 09:54教育裝備網
農村學校優質教育資源匱乏,優秀教師留不住,這些都是常年困擾農村學校發展的因素。如今,互聯網技術打破時空限制,讓農村的孩子也能“走進”名師課堂,城鄉教師有了同步網絡研修的機會。
我市在“互聯網+義務教育”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工作上先行一步。截至今年5月底,162所學校順利結對,結對協議簽訂數100%,開展同步課堂教學171次,參與師生計9550人次。互聯網+教育新模式在我市偏遠地區已成為新常態,為教育資源薄弱的農村地區帶去了新希望。
優質資源、先進模式飛向農村學校
這天,利用“互聯網+”平臺,寧波市惠貞書院小學部和江北區修人學校的學生正在進行異地同步學習。
“是高科技把兩所學校的學生聯系了在一起,我們仿佛身在同一個班級。”惠貞書院的學生說,他們很喜愛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
修人學校的孩子更是受益良多:“今天這堂課,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覺得這樣的上課方式很有趣。”
惠貞書院小學部位于寧波市區,校內信息化設備先進,師資力量較強大;修人學校坐落于寧波郊區,優質教師資源缺乏。兩校持續開展遠距離同步互動教學,激發了兩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走出一條切實可行、低成本、高效益的實現教育均衡的途徑。
據悉,江北區早在2015年就已經啟動“遠距同步”工程,依托“互聯網+”打造空中大課堂。“‘互聯網+義務教育’能有效解決農村小規模學校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學校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江北區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說。
他介紹,在江北區的遠距互動教學中,通過“規劃同步、課程同步、活動同步”實現兩端學生教學的班班同步,通過“跨校研修、資源互補、技術流通”實現教師的同步研修,通過“輻射發展、均衡發展、多元發展”實現學校間的共同發展。
不久前,在寧海縣知恩中學的牽線搭橋下,寧海縣躍龍街道商會、寧海縣理想計算機有限公司共出資50萬元,在貴州省晴隆民族中學建立了遠程互動教室。至此,西部學校能夠跨越時空制約,共享東部地區優質的教育資源。
奉化區共有12所學校參與“互聯網+義務教育”結對幫扶項目。且結對幫扶每3年為1輪,一般結對幫扶時間不少于2輪。目前,已開展線上線下活動20余次,涉及學科12個,參與師生超過900人次。
老師不出校門便能同步研修
這堂課,海曙區廣濟中心小學201班與15公里外的橫街鎮中心小學202班組成了一個班級。桌面上擺放了姓名牌,孩子們通過屏幕可以看見對方。
區教壇新秀、廣濟中心小學何帥娜老師擔任主講,區教壇新秀、橫街鎮中心小學的謝燕兒老師輔助教學。
課堂上,何老師不僅關注本校孩子的狀態,更時不時地通過屏幕,和橫街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互動,引導孩子們把知識的“珍珠”串成線。
在另一端的直播教室里,謝老師陪伴著學生一起聆聽,協同教學。兩校教師配合默契。
盡管處于不同空間,課堂氛圍卻很好,大家在你追我趕中互相啟發。
公開課的背后,凝聚了兩校教師的心血。課前,兩位老師進行了多次教學研討,讓課程設置符合兩校區孩子的共同需求,兩班學生還共享前測單、學習單。“在我看來,同步課堂也是信息基礎背景下教研活動的新趨勢,老師們不出校門就能面對面研討。”何老師表示,兩校的老師邊實踐邊反思,不斷總結、提高。
海曙區通過同步管理、同步備課、同步上課、同步作業、同步輔導“五同步”探索,讓城鄉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目前,區內9所優質城區中小學校結對幫扶11所鄉村學校,包括區內5所、市內3所、省內3所。區內結對學校均已開展“同步課堂”。
今年,海曙區將投入500余萬元用于同步課堂平臺建設,覆蓋108所中小學、鄉鎮中心幼兒園、部分民辦學校,保證每一對城鄉結對學校實現互聯互通。
在鄞州實驗中學和瞻岐鎮中學的“互聯網+”結對幫扶中,鄞州實驗中學教育集團總校長李優治就提出,教師網絡研修是幫扶的重點之一,兩校教師將共同備課、上課、批改作業。
“這次合作將會是學校年輕教師發展的契機,相信,我們的老師會快速成長。”瞻岐鎮中學任才宏校長說。
據了解,鄞州區共有18所學校列入試點范圍。接下來,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區18所學校推開,逐步探索建立“城鄉攜手、同步課堂”新型教學幫扶機制和管理標準。
將構建遠距離互動教學聯盟
5月9日,浙江省召開“互聯網+義務教育”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工作動員會暨專項培訓視頻會議。“互聯網+義務教育”1000所中小學校結對幫扶民生實事被列入2019年全省教育發展業績考核重點指標。
我市在“互聯網+義務教育”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工作上先行一步。第一時間出臺《關于做好我市“互聯網+義務教育”中小學校結對幫扶民生實事工作的通知》,成立以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互聯網+義務教育”中小學校結對幫扶民生實事項目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并召開“互聯網+義務教育”專題會議,全面部署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工作。
“‘遠距離同步互動教學’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下,打破時空界限,師生異地開展同步學習、互動探討,真正實現空間、情感同步無障礙學習,從而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寧波市學校裝備管理與電化教育中心主任夏宏祥介紹,接下去,將逐步構建起遠距離互動教學聯盟,最大限度地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