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解讀:從課標到課堂
http://m.wandqa.cn2025年03月25日 09:53教育裝備網
今年接到學校任務,要我以名師的身份,向全校教師推薦一本書。沒有猶豫,我推薦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案例式解讀初中分冊》(以下簡稱《初語案例解讀》)。
該書由生態語文教育的倡導者、蘇州市初中語文名師共同體總領銜人蔡明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列入大夏書系。其“案例為經、理論為緯”的獨特架構,既解析課標深意,又重構教學范式,為讀者提供了一場兼具學術高度與實踐溫度的思維盛宴。書中獨創的“問題—闡釋—案例—評析”四步法,也成了課標落地課堂的可行途徑。
與該書相遇,是為了自己,因為一次憋不出來的講座任務。
去年,我應朋友工作室之邀,開設了一場題為《初中語文課堂如何踐行新課標》的講座。新課標凝練概括,值得咀嚼、咂摸的點層出不窮,每句話都可作為一個研究課題;網上關于新課標解讀的文章挺豐富,穿梭其間,總有“山重水復”的迷亂感。直至遇到《初語案例解讀》,我才覺眼前一亮。
該書共六章,對應新課標六個板塊,每個標題均以問題形式呈現,明顯是來自一線教師對課標落地的真實困惑。我的講座不正是為了幫助教師解惑嗎?于是,我參考書中問題“如何開展‘梳理與探究’語文實踐活動”,并結合自己的思考與嘗試,順利完成講座。
縱觀全書,諸如“如何實施‘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如何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所有問題無不是對照課標,聚焦課堂,直擊新課標背景下語文教育教學的本質與核心問題,且能從實踐操作層面,為一線教師答疑解惑。
與該書相識,是為了教研組,為了和同組教師一起學習和理解新課標。
筆者所在學校年輕教師較多,“學習新課標”是“每周一學”活動必不可少的環節。初期操作流程是:課標中選取某一段—誦讀—闡釋。幾次以后,參加的人越來越少。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偶然間,聽一個老師說“講來講去,還是從理論到理論”,于是我向大家推薦了《初語案例解讀》一書,相信能為教師們帶來一些幫助。
又逢“每周一學”,這次我選取了該書中“語文課程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這一話題。模仿書中的“理論闡釋”部分,我用大家能理解的簡明、通俗的語言闡述,適時穿插課堂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們反響強烈,紛紛表示“原來晦澀難懂的課標內容,也挺容易理解”。
該書在理論闡釋后,還附上了匹配核心問題的近40篇課堂實錄式創新型案例。新授課、復習課、實踐活動課、思維訓練課、整合課、整本書閱讀等各種課型,百花綻放;目標敘寫、學程設計、作業設計、情境命題等板塊內容,精彩紛呈。后來的“每周一學”活動,教研組還增加了“案例研讀”環節,這本書也成了學校語文教師人手一本的必讀書目。有了新課標原則的通俗易懂的解讀,有了諸多新穎豐富的案例作參考,教師們也敢于積極報名參加區級、市級、省級的新課標背景下的賽課,并多有獲獎。
與該書相知,是自身成長發展的內在需要,這本書成了我的知音。
新課標頒布后,評課的內容、維度也在悄然變化。當下,如何以評價引領教學?這也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翻閱該書的“案例評析”部分,我獲得了許多啟示。
令我印象較深的是《一字師:“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學程設計》中的案例評析。作者先介紹案例中學生探究漢字的具體活動,如圖片展示、分析情感色彩和文化信息;接著,總結案例對學生素養和審美能力的提升的意義;最后,指出案例的提升空間,提出改進措施,如“教師可據此進一步設計漢字與對聯、漢字與書法的多種組合”。徜徉其中,讀者既能習得案例的優點,又能找到改進的具體措施。
該書案例評析聚焦問題,針對性強,幾乎每個案例的點評都能在某個點上體現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指向素養目標的細化,都能緊扣新課標核心問題,結合課堂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課例評析。于是,這本書成了我評課的范本,我每每借鑒此書進行案例評析,也在一次次評課中得到了成長。
從課標到課堂,或許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但我想,這本書正是為了讓課標在課堂上落地生根的語文名師們的行動明證和實踐結晶。
�。ㄗ髡邌挝幌到K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星匯學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