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內容“年輕化”激發老年教育活力
http://m.wandqa.cn2025年04月14日 09:30教育裝備網
你以為老年大學只有琴棋書畫、詩酒花茶?那你就out了!智能手機旅行應用、無人機航拍、DeepSeek公益講座……面向老年人的課程,如今很“年輕”。
每個人都會老去,銀齡生活需要多姿多彩的“打開方式”。在“老有所養”得到保障的背景下,不少老人面臨著“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現實問題。那些有大把空閑時間、受教育水平整體不高、缺乏數字素養的老年人,很容易“困”在手機里。“跨進校門就年輕”的老年大學,通過更富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更貼近實際的老年教育,讓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充實、更有品質、更有尊嚴,顯然是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應有之義。
當今中國跨越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智能社會等數個反差鮮明的社會形態,一些“慢了一拍”的老年人,難以像年輕人那樣熟絡、靈活地擁抱數字化生活。老年大學通過開設數字化生活相關課程,讓老年人學會解鎖“智能生活”,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對于老年人而言,智能手機旅行應用、無人機航拍、DeepSeek并非遙不可及,完全可以掌握相關技能并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學習沒有止境,老年教育大有可為。老年大學不僅是一個學習“充電”的場所,也是一個人際交往、社會融入的舞臺。在老年人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的今天,他們對“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有更直接更強烈也更高層次的渴望與需要。不少城市都在上演的老年大學“一位難求”,說到底就是老年人井噴式精神文化需求的一個縮影。
在物質生活漸次豐盈的當下,健康、豐富的精神生活是老年人的必需品。不少老年大學以“跨進校門就年輕”的理念樹立和培育積極的老齡觀,用積極的態度、積極的政策、積極的行動應對人口老齡化,讓老齡社會更加豐富多彩。不僅如此,全社會都應給予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以更多的重視與關注,讓他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實、更有品質,讓更多老年人愉悅地擁抱數字時代。
老有所為不僅是社會的期待,也是老年人發自內心的精神需要。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需要進一步暢通老有所為渠道,幫助老年人更充分地參與社會發展。要依托老年教育網絡,讓更多老年學員學以致用、老有所為,讓整個社會更有活力。
(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學校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