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市場不能被商業套路帶偏
http://m.wandqa.cn2025年07月02日 09:30教育裝備網
據媒體報道,從“豪華童書”讓家長直呼“買不起”,到低價劣質童書混跡市場,再到存在價值導向問題的兒童“毒”物屢現,近年來,兒童圖書市場亂象叢生。
過度包裝已成為當前童書市場的病癥。一些出版機構熱衷于打造“視覺奇觀”,燙金封面、立體插頁、附帶玩具……這些設計固然能帶來一時的新奇感,但如果過度追求形式,不僅推高了圖書價格,還可能無形中偏離了閱讀的本質。畢竟,兒童閱讀的核心價值在于啟發思維、培養審美、傳遞知識,而非追求表面的視覺刺激。
更為堪憂的是,高定價、低折扣的營銷策略給童書出版生態帶來負面影響。部分出版機構將童書視為“快消品”,通過虛高定價制造折扣假象,刺激家長沖動消費。種種商業套路不僅損害消費者利益,更容易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扭曲。當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當營銷手段取代內容打磨,那些潛心創作優質內容的出版機構將難以為繼,最終受害的將是孩子的閱讀質量。
童書市場的亂象還體現在內容質量的參差不齊。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出版機構對內容把關不嚴,導致一些存在價值偏差的讀物混跡市場。這些圖書或宣揚物質主義,或充斥不當情節,或傳播錯誤知識,對正處于價值觀形成關鍵期的兒童造成潛在危害。
整治童書市場亂象需要多方協同發力。出版商應當率先轉變觀念,摒棄“快消品”思維,把主要精力放在內容創作和質量提升上。不妨設立行業自律標準,控制包裝的成本占比,讓圖書價格回歸理性。同時要建強內容審核機制,組建專業的童書評審團隊,幫助真正有價值的童書獲得應有的經濟回報。
監管部門要完善制度建設,為童書市場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一方面,要規范定價機制,整治高定價低折扣等亂象,維護市場秩序;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內容審查制度,設置童書出版的紅線標準,加大對違規出版行為的處罰力度。
家長要有正確的童書選擇觀。當為孩子選擇圖書時,應理性判斷圖書的內容價值,避免被營銷手段所迷惑。學校要積極回應家長在親子伴讀方面的困惑,可以建立優質童書推薦機制,幫助家長甄別圖書質量。公共圖書館不妨增加優質童書的采購和推介,讓孩子接觸到更多有價值的讀物。
童書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窗口,是他們精神成長的階梯。讓童書回歸純粹與價值,需要出版人的文化自覺和監管部門的有效作為,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期待在各方努力下,童書市場的生態能夠更加健康,讓童書成為點亮孩子童年的明燈。
(作者系公務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