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時代的偉大產品:育聯網因價值創造而領秀風騷
http://m.wandqa.cn2020年02月26日 15:33教育裝備網
隨著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戰略的實施,智慧校園建設已逐步成為學校的基礎建設項目,更成為衡量一個學校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優質教育資源的嚴重缺乏,迫切需求市場中出現一種可以讓各學校直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平臺;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讓集教育管理、家校互動、教育資源共享為一體的智慧化校園信息系統成為一種可能。
但隨著智慧校園建設的推進,各種問題也不斷的浮出水面:缺少頂層設計、沒有統籌規劃,導致各種教育軟件層出不窮,一個學校有幾套、甚至幾十套管理軟件,數據孤島,信息不互通,造成了大量的重復投入和資源浪費,但信息化的實際作用收效甚微。
因此,只有通觀全局,深刻領悟教育本質,掌握學校運作規律,深諳管理的藝術與邏輯,掌握運營的流程和方法,懂得系統的規劃與實踐,了解軟件的架構和技術,并且具備將線下場景復刻到線上的能力,具有互聯網運作的用戶思維,才能夠從下而上規劃設計學校管理軟件系統的框架,才能從下而上還原學校業務的實際場景,才能將一個個實際的管理現象變成互聯網的軟件流程,才能將標桿學校的運作經驗嵌入系統,形成可靈活配置的管理標準……學校管理信息化的建設,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項,都不可能成功!
Educiot育聯網,在博士后領頭人的帶領下,由來自華為、騰訊、阿里、唯品會等諸多知名企業的首席架構師、高級產品經理、工程師、設計師組成的精英團隊,匠心打造SOM學校運營管理智慧系統,鎖定教育信息化2.0的深度融合應用,直擊學校痛點,直指教育核心,聚焦打造流程化、標準化、精益化的學校智慧運營管理信息化系統,解決管理運營的難題,真正建立人員資料數據、資源管理數據、過程行為數據、結果量化數據、管理分析數據的動態貫通,幫助學校實現全過程自動化的精益治校;SOM系統建立大數據分析平臺和物聯網監控中心,實現政府、教育局、學校、老師、家長五種力量對學生的聯育,致力于培養人才的核心素養及綜合競爭力,提升學校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決策的正確率和有效性,助力國家教育系統的全面升級。
直擊學校痛點
不管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不管是普能高中,還是職業學校、大專院校,學校最日常、最頻繁、最繁瑣、最重要、最基礎的工作便是上課傳授知識技能,校內培育學生的思想行為習慣,它是任何一所學校最為重點的核心工作。但目前市場上提供的教育信息化軟硬件服務,更多是圍繞非常低頻的教學計劃(排課軟件)、教學手段(視頻教學、電子白板) ,而教育工作始終是圍繞【人】展開的,如何提高教師的能動性,如何有效管理并激發學生,這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點,也是教育信息化最大的難點! 育聯網SOM智慧系統,直擊學校痛點,為學校的變革升級提供系統支持和一站式服務:
直指教育核心
根據波特五力模型,我們可以得知,學校的核心價值業務為招生、教書育人、升學就業;學校輔助價值業務為行政人事、總務后勤、資財管控;而教書育人又是學校最最核心關鍵的業務環節。 教育信息化1.0完成了學校硬件基礎設備【三通兩平臺】的建設,成就集中在教務教學軟件,以及教學內容的提供,側重于教務教學的線上化; 教育信息2.0時代,將圍繞學校管理效率提升、老師學生實際應用和數據集成尋求突破……
育聯網SOM學校運營管理智慧系統,是以組織管理系統為基礎,以學生管理系統、教職工管理系統為核心,以協同辦公系統為輔助手段,融合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招生就業系統、教學教務系統、總務后勤系統、資財管理系統、家校聯育系統、終身素養培育系統為一體的Saas平臺。
通過建立大數據標準與服務規范,實現IOS、Android、Web、PC、TV、物聯設備等多種終端的數據采集與融合,通過統一身份認證、統一平臺權限配置、統一服務中心流程引擎、統一物聯接入平臺等服務支持,實現智慧教育、智慧課堂、智慧校園、智慧管理、智慧運營、智慧決策的一體化,幫助學校實現精益治校。
解決學校五大管理難題
如果說辦學的目的是教書育人,那高質量辦學的根基就是管理;如果說教育是一門藝術,那管理更是一門專業的學問。育聯網SOM智慧系統,1個平臺,6大底層系統,11個功能體系,56個管理模塊,930個應用工具,我們做的不止是集合,而是覆蓋5000多個應用場景,解決學校95%的管理問題的“新校園”解決方案,讓困擾學校的五大管理難題迎刃而解:
1. 組織管理難題:幫助學校建立科學的管理組織,部門職能清晰、權限明確、流程可視,有效提高組織、部門運行效率
2. 效能管理難題:通過效能管理可以迅速將部門、責任、標準進行關聯匹配,充分發揮部門在組織中的最大動能
3.教師管理難題:可視化的工作軌跡、可數據化的工作成果、可量化的績效考核、可標準化的行為準則,幫助教師自我成長、優勝劣汰
4. 學生管理難題:不止記錄學生成績,通過在校表現、校園激勵、素養學習、家校互動等應用場景,多維度關注學生成長
5. 決策管理難題:讓每一次信息的記錄和變化與各模塊相互關聯,從而為決策者提供不同角度、不同業務需求的數據依據,讓決策更有效.
提升學校運營五大效率
1.精益治校 智慧管理:育聯網SOM系統根據學校運作規律,建立了6維18構的學校架構,進行人(角色)、事(流程)、方法(標準)的界定,架構清晰、職責明確、崗位分工協作,角色身份自由切換,標準內嵌并可配置,管理手段多樣化,讓學校真正實現流程驅動,績效驅動,數據驅動,達到精益治校、智慧管理的目的。
2.規范辦學 依制辦事:育聯網SOM系統建立了學校從計劃、組織、控制、監督、檢查、追責、考核、檔案、報告、分析的全過程控制體系,學校通過【規章制度】及【通知通告】等模塊建立
規范辦學的標準,通過內置且可再配置的流程和標準驅動過程的實施,通過量化考核和積分體系,監控工作的結果及質量進度,通過獎懲榮譽、評比評價等一系列激勵手段提升教職工和學生的積極性,讓學校真正做過有制可依、有制必依。
3.資源整合 部門協同:育聯網SOM系統將學校的人、財、物、信息等所有資源進行統一管理。教學資源、課程資源、教務教研資源,按院系/課部,以及崗位層級和分類,進行共享和交流;各校區樓棟、各辦公場所、教室及功能區、宿舍及床位、教學器材、教學設備、實驗儀器、實操工具,都分布式管理,集中統籌,極大的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4.過程管理 流程驅動:整個平臺系統,對學校的管理的5000多個應用場景進行了線上復刻,通過6大底層系統,11個功能體系,56個管理模塊,930個應用工具,將95%以上的管理線上化,通過內化的機制、角色的分配、數據的流轉、實現全過程流程化的自動觸發及處理。
5.閉環跟進、結果跟蹤:育聯網主張端到端的流程打通,遵循事物管理最基本的邏輯PDCA循環,從計劃,到組織,到檢查,到改進,讓每一件工作都有序的進行。同時,本著教書育人的目的,每一件事情以培育學、激發老師內在內力、提高管理運營效率為觸發點,以事情在系統內的信息傳遞為媒介,以事件的處理完成為節點,最歸又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即學生得到教導、老師受到啟發、管理得到提升、監督得到實效、運營得到結果,制度得到完善,作為系統的最終結束標志,真正實現了閉環跟進、結果跟蹤、學校經營管理螺旋上升的結果。
實現五種數據的動態貫通
育聯網SOM學校運營管理智慧系統覆蓋了從組織管理、學生培育、教職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招生管理、教學教務管理、總務后勤管理、實習就業管理、家校聯育、終身素養教育等學校全維度的管理及運營,前端實現了安卓、IOS、PC、web、TV、PAD、IOT的全部開發;用戶層面,實現了教育局、校長、管理者、任課老師、班主任、教職工、學生、學生干部、學生家長等各種用戶身份的識別和關聯;底層能力構建方面,育聯網開放了連接、技術、內容領域的能力和資源,實現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安全等技術前沿領域的探索與建設;內涵上,通過流程再造、管理標準建設、管理手段與應用場景的組合,形成完整的運營管理系,以保障并提升學校向社會輸出人才的培養能力;基于底層能力之上的開放平臺,育聯網通過統一的身份識別、數據標準、應用權限和知識圖譜,完成身份、技術和能力的調用及管理,能夠保證應用開發的高度兼容,實現應用之間的數據流轉,從而打破數據孤島,實現基于大數據支撐的智慧教育,實現人員資料數據、資源管理數據、過程行為數據、結果量化數據、管理分析數據的全部貫通。
實現五種力量對學生的鏈動聯育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主導,教育主管部門監督、學校主要負責、老師具體執行、家庭共同參與的【學生鏈動聯育的培養模式】在探索中不斷優化,各種力量互相加持、互為補充,在學生成長成材的過程中,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1.政府:建設國家大數據資源庫、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優化教育結構、促進教育系統升級
2.教育局:建設教育大數據資源庫、規范學校治理及管理、重塑教學評價機制、完善人才隊伍的管理、提升教育質量及學生培育
3.學校:依法規范辦學,提升學校治理水平、優化教師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提高管理水平,提升運營效率、促進校風學風建設、提升學生終身素養
4.老師:教書育人與管理育人并行、動態督導,因材施教、提高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壓力負擔、提升自身教學能力職業素養
5.家長:參與學生學習成長過程、更有效的親子互動、無縫實現家校聯育
注:本文為推廣文案,非本站采編新聞稿件,不代表本站觀點。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